域多利監獄建於1841年,是香港開埠初期最早期的建築物之一,也是香港在1937年赤柱監獄啟用前唯一一所監獄,最終於2005年停止運作,進而結束了其在香港160多年的歷史使命。
如今域多利監獄與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所組成的建築群,在經過長達10年的活化保護工程,於2018年以「大館古蹟及藝術館」的全新面貌對公眾開放,現在成了觀光客來到香港必去的觀光景點之一。
這趟中環之旅,我們選擇了山頂纜車作為起點,離開太平山後,取而代之的是中環獨特的城市景觀,而那條著名的半山自動扶手電梯,正是前往大館的最佳方式。

從山下搭乘手扶電梯,緩緩上升的同時,不同的城市風貌也隨之在眼前展開。

這裡的街道高低起伏,充滿了蜿蜒的坡道和階梯,兩旁的建築呈現懷舊的多元風格。

經過一番步行,我們終於抵達了大館,由域多利監獄活化而成的建築群,氣勢恢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座米黃色的殖民地時期建築,其充滿歷史韻味,讓人彷彿置身於百年前的香港。

古老的建築群與周圍高聳的現代摩天大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印有CHANEL巨幅廣告的現代建築與下方的古蹟形成了一幅新舊交融的圖畫。

紅磚建築與旁邊的淺色樓宇形成對比,高處的樓梯和走廊展現了香港垂直發展的特色,這也是大館呈現出來的特殊歷史韻味。

進入大館後,我們特別探訪了昔日的域多利監獄部分,沿著走廊前行,一間間灰色鐵門的牢房映入眼簾。

每個牢房都有不同主題,就像這裡展現了入獄手續。

我們走進其中一間牢房,感受那份狹小的空間,簡陋的桌椅和光線微弱的窗戶,讓人對昔日囚犯的艱辛生活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牢房內的廁所,微暗的燈光充滿了辛酸感。

大館的戶外廣場上展現當代藝術的創意,裝置結合了古蹟的氛圍。

來到大館廣場的宏偉石牆,這裡彰顯了其作為昔日執法重地的堅固與莊嚴。

當凝視著這道厚重的石牆時,豎立於此的不僅是一堵普通的建築物,更是一本講述著香港百年來無數在其中發生的人間故事。

不同的角度觀看,就有不同的觀點。

接著來到大館當代藝術館內,這裡充滿設計感的旋轉樓梯與牆壁上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壁畫相互輝映,展現了藝術館內的獨特美學。

在寬敞的展覽廳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抽象的藝術裝置,地板上用黑色條狀物勾勒出幾何圖形,呈現出強烈的現代藝術氛圍。

展廳中央有一個巢穴狀的編織裝置,與投影著自然景觀的屏幕,感覺像是一個環保主題。

從大館的展覽空間出來,我們沿著一條黑色鐵製階梯緩步而下,階梯設計簡潔而富有工業感,層層疊疊的扶手和階面營造出視覺上的重複美感。

走下階梯,這裡正是大館的其中一個出口,建築的紅磚牆面和白色拱形門框和,都散發著濃厚的殖民地時期風格。

走出大館我們便置身於高低起伏的街道上,眼前是一段經典的石板路,便是中環許多斜坡街道的特色,賦予了這片區域獨特的步行體驗。

後記:在大館沉浸於歷史與藝術的交織後,我們從這片寧靜而充滿故事的空間,再度回到了香港的繁華與現代,並開始踏上返回中環市區的歸途。
★以上相片皆為個人實拍,請勿盜用★
歷史上的今天所寫的文章
2017: 【日本山口】萩城下町.菊屋家住宅
2016: 【台中北屯】赤鬼炙燒牛排.崇德店
2013: 【高雄岡山】高雄市皮影戲館


